2017年党政工作要点

作者: 时间:2017-06-14 点击数:

关于印发学院2017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院内各单位:

《bat365在线登录入口2017年党政工作要点》已经学院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各单位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bat365在线登录入口2017年党政工作要点

 

 

bat365在线登录入口

2017年2月28日

bat365在线登录入口

2017年党政工作要点

 

2017年是全面实施“创新强校”工程,实现“省一流”、“争创国家优质校”目标,进入全面攻坚阶段的重要之年。

2017年学院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构建发展新常态,坚持抓党建促发展、抓特色树品牌、抓队伍增能力、抓责任保安全、调结构上水平、推改革激活力,力争在人才培养质量等重点领域和内部管理机制等关键环节再上一个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 以基层党建为重点,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

1.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把握工作重点,落实基本要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要发挥好媒体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加强对会议精神的宣传阐释,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不断把学习引向深入。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2.强化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双向融合整体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努力探索把有条件的党务工作者培养成学术带头人,把行政系统主要负责人、专业带头人培养成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逐步实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是懂政治的业务工作者,基层行政系统负责人是懂党建的行政领导者。深入实施高校基层党建“书记项目”,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进一步做好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定期召开各级各类民主生活会,提高支部组织生活质量。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开展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创建活动,做好新一轮精准扶贫、援藏工作,命名一批“基层服务型党支部”,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校建设,合理制定年度党员发展计划,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培养,提高师生党员的发展质量。继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提升干部综合能力。加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力度,严格执行干部人事工作政策法规,根据机构调整对干部进行相应调整,规范有序地做好选人用人工作。实施学院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切实加强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能力素质建设,增强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完善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工作制度,提升集体科学决策水平。加强干部的管理,严格落实干部监督制度,完善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和考核体系,合理运用考核结果,促进干部敬业勤政。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4.加强统战群团工作。加强统战工作,组织开展统战主题实践活动。重视对党外干部、人才的培养使用,关心和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院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健全以“教代会”、“学代会”、“团代会”等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召开第二届第五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支持教代会依法履行职能,维护教职工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民主政治等各项合法权益。加大教职工文体协会的扶持力度,大力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开展活动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女工委的作用,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一系列党内法纪法规。进一步深化纪检部门“三转”,切实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强化正风肃纪,弛而不息抓好作风建设。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进一步推进内部审计全覆盖,加强基建、大宗设备采购、科研等专项经费以及学术诚信的监督检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开展反腐倡廉课题研究,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重视信访工作,做好反馈和疏导,进一步加大问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二、以“一流”建设为契机,夯实学院办学内涵

6.推进“省一流”建设工作。完成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建设任务书省级专家论证以及修改工作。对照“省一流”建设方案的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做好建设资金分配工作。建立工作台账,分阶段分层分类加强对完成情况的监督与促进,按时按质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7.加快专业建设。根据“省一流高职院校”和“创新强校项目”的建设要求,完善品牌专业、高水平专业、院级重点专业的建设和管理。出台院级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争取3-4个专业申报省级品牌专业。按照“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要求,扎实推进已有的4个省级品牌专业的建设,力争成为国内同类专业的标杆。

8.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行业企业合作,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接华为、百度等大型企业,依托校企合作平台,开展高职专业及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继续组织开展说课、教学比赛等活动,加强重点建设课程的督促和检查。加强精品课程和校本教材建设,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整合完善数字化教学平台,以院级微课教学设计比赛为抓手,引导教师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荐4门课程申报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9.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力度,优化结构补齐短板。围绕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加强在职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培养;探索专业教师分类发展、管理新机制,加快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修订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完善聘任考评体系,构建完善多元人才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评价和分配制度,充分体现“激励性评价、约束性评价、成长性评价”的三结合原则。关心教师的发展和成长,探索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制定教师成长计划。健全人才激励体系,建立院级荣誉制度。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扩充院级及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培育等途径,开展院级教学团队立项建设工作,做好2017年省级教学团队申报工作。

10.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严格课堂教学纪律。加强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健全师德建设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完善师德师风考评方式。开展我身边的好教师的评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事迹,树立先进典型,塑造教师崇高形象,切实提高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

11.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坚持“重科技含量、重产品质量、重管理水平、实训岗位多”的原则加强对实训校区企业的考核,逐步淘汰不利于人才培养,不适宜继续合作企业。推进实训校区的转型升级,提高实训校区的建设层次和水平,提升校企合作品质。对生产性实训校区进行资源整合和重新规划建设,优化整合校内实践教学资源,提高校内外实训基地使用效率和合作紧密度。加强安全管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安全教育。加快推进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管理的规范化,实行统一组织、统一安排、统一管理,优化“五段式”实习实训项目设置。

12.加强教学质量监测和督查。切实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机构、队伍和作风建设,学习借鉴国内外质量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质量监测与督查,完善教学各环节评价,发挥评价的调控作用。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督学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督学业务能力,深入开展听课评课活动,突出重点对象和校内外实践教学的督导。做好2017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工作,完成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1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校、区、市”三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大力推进学院与市人社局、汇智公司共建的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易创空间”的建设、创业学院的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加强创新创业导师团队建设,加大国家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及认证工作,建立毕业生创新创业服务系统,着力提升创新创业指导精准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校园创业梦文化节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争创第四批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14.加强招生和就业工作。加强招生宣传,巩固和扩大学院优质生源基地,完善人才多样化选拔机制,做好各类招生考试和录取工作,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开设就业培训精英课程,努力推进与华为、百度等著名企业深度合作育人,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提高毕业生留在中山,尤其是火炬区就业的比率。做好就业典型的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工作,加强毕业生的联络及校友工作。

三、以院园融合为导向,凸显学院办学特色

15.加强企业冠名学院的建设。在现有4家企业冠名学院的基础上,新增2-3家企业冠名学院。成立企业冠名学院董事会,召开年度董事会工作会议,加强企业冠名学院的管理,进一步明确企业与学院的责权利,探索校企共建专业体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学生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国家标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服务社会,运用社会需求改革教育服务行动,共同开展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着力探索基于"院园融合"的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

16.推动“华南基地”发展。做好华南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实验基地的揭牌仪式、经验交流会和APP平台发布工作。加强与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密切联系华南地区有关单位,汇聚全国知名的职教专家的智慧,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的资源,共同构建“政、产、学、研、金”协同育人的新机制。积极与企业、科技部门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不断充实基地内容,力争产生与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的有关理论研究成果。

17.构筑高质量协同育人平台。继续做好广东省协同协议平台“电光源(LED)技术职业教育协同培育培训基地”项目的建设工作。积极申报省级协同育人平台。做好与中鑫创投(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华可教育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华为、百度等著名企业共建的中德智能制造(华南)技术创新公共平台、速录师人才培养、通讯专业人才培养、互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等平台的建设,充分发挥行业高端企业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社会地位优势,提高育人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

18.深化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按时完成“省一流校”方案中,2017年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专业联盟、企业冠名学院和现代学徒制试点申报等工作。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管理办法以及激励措施,鼓励校内教师和企业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用于现代学徒制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在总结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新增1-2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合作方式和途径,融合中国智造和互联网+的理念,推进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基地建设。

19.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中职、本科院校、行业、企业探索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构建梯次递进、内容衔接的课程体系,共同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职与高职乃至更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衔接,构建中职、高职、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立交桥”。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 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迎接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标准》专项督查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微课体系构建和资源开发、利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科研改革,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法治意识和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的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培养工作,定期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提升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坚持开展书记、校长上第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开展党委班子成员每学年上一次党课,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共同的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协作机制,强化全员育人责任和功能,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党校、党员活动室、民主生活会、微信公众平台等阵地建设,加强正面引导,树立新榜样,营造新氛围。

21.改进学生管理服务。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和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日常教育基础性工作,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三育人”机制。完善育人服务体系,推动心理咨询和各类党团活动、社团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强、法制安全、心理健康、诚信感恩、国防军事、传统道德等主题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积极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做好奖助学金的推荐和发放工作,提高学生精准资助水平。建立学生一站式事务管理中心,提高服务水平。

22.加强校园活动品牌建设。探索打造校园活动品牌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以关怀、引导为工作基调,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主要方式,以健康、积极、形式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工作模式,逐步构建高品位、多层次、受益面广、影响力大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学生社团活动阵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展现能力的舞台。改善学院美育办学条件,继续办好社团文化节、国学活动、合唱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积极参加广东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加强学院体育工作,做好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工作,积极筹备参加2018年省运会。充分利用国家重大节庆日、纪念日,推广学院活动品牌。

23.发挥共青团教育服务功能。认真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下发的《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要求,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组织重点文章等方式,加强对会议精神的宣传阐释,引领青年学生自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深入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和规范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开展各类困难帮扶活动,维护青年学生权益,为青年学生解难事办实事。要加强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基础保障,构建针对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的常态化、专项化调研机制。要建设好团干部队伍,落实好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充实团干部队伍,改革团学干部配备考核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改进团干部作风,努力打造理想信念坚定、能力素质过硬、密切联系学生的高校团干部队伍。 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按照党的要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五、以“创新强校”为抓手,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24.推进“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建设。成立“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办公室和项目工作组,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制订学校 《“创新强校工程”(2016-2020年)实施方案》,明确建设内容、年度实施计划、经费预算以及保障措施。分解建设任务并启动2017年的建设任务。研制“创新强校工程”信息过程管理与项目考核系统,探索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加强项目建设的监控和过程实施管理。

25.加快科研成果应用和转化。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力争培育并嘉奖一批创新团队带头人和优秀科研队伍。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创新科研工作机制,完善科研奖励办法,优化科研成果统计工作。做好项目申报辅导与服务,继续保持科研项目和其它科研成果的增长态势,并争取在省部级重点项目上有新突破,横向项目快速增长。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教师主动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参与企业科技攻关,提高科研成果应用水平。

26.加强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在现有教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推动包印系陈缪华包装设计大师工作室、生药系中药炮制传统技艺曹晖工作室、装备系精密模具数字化技术大师工作室等大师工作室的筹建工作。

27.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新途径。加强与国(境)内外优秀高校的交流,积极推进与美国奥罗尔罗伯茨大学(Oral Roberts University)、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合作,加快中德职教联盟项目建设,力争在中外合作办学上有新突破。继续与台湾高校合作,推动大学生交换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出国(境)进修、访问,加强与境外教学、科研机构交流合作。积极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增进校际互访、合作办学、师生交流。

28.推动社会服务稳步发展。坚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中心、立足成人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两条轨道,积极面向全日制在校生、广大社会在职人员和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精英人士”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学历教育工作。组建培训中心,联合二级学院加大培训课程、培训项目开发力度,充分发挥开发区修身学院、开发区青年社区学院、中山市人防教育研究中心、中山市两新组织党员培训学院等平台功能,积极承接政府购买培训服务,夯实社区教育三级架构,增强继续教育服务“两区”能力。推进校企合作开展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依托企业冠名学院实施成人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课程包与成教课程学分互认,打造继续教育课程数字化学习平台,成教、网教、自考招生工作协调发展。

六、以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治理能力建设

29.推动实现院校两级管理。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推进机构改革,建立院校两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推行院校二级管理, 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发挥院系教学主体作用。进一步探索“混合所有制”建设的“翠亨分院”,加强政校企各方面沟通,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努力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在办学规模上、办学机制上、服务地方能力上有新作为。

30.深化绩效考核工作。明确部门岗位职责,改革绩效工资制度,增强学院办学活力,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定岗定编的基础上,建立与类型、级别相匹配的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和基本工作量标准。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年度考核,完善各类人员的进退流转机制。

31.深入推进依法治校。继续开展学院制度建设,完善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修订完善考核、教学、科研等奖励制度。加强制度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能力。推进党务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加强学术委员会建设,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教政法厅[2014]1号)调整、完善学术委员会的运行机制,健全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公示制度等,准确把握履职定位;建立对委员的培训、学习、交流机制,提高履责能力;建立健全对学术委员会及委员履行职责的监督机制,提高运行的透明度,维护学术委员会的公信力;建立履行职责的考评机制,增强委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调动委员参加学术委员会活动的积极性。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

七、以协同发展为保障,优化整体办学环境

32.完善办学战略布局。优化主校区和实训校区的功能布局,合理定位和完善各校区功能。积极推进新建大楼的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3.抓好校园文化工作。聘请校外专家,完善学院校园文化的顶层设计,构建具有火炬职院特色的文化表达和形象识别体系,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育人功能。开展全民修身学院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修身学院以文化人的作用。继续挖掘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业绩突出、品德高尚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先进事迹进行专题宣传报道,树立全院师生共同学习的干事创业的标杆。

34.推进智慧校园建设。积极落实《学院“智慧校园”顶层设计》规划。进一步加强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建设,探索建立“行政主导、应用驱动、多方参与”的智慧校园建设机制,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大力度探索、建立和完善促进教师广泛、常态化使用信息技术的激励机制。加强图书资源和信息资源建设,做好图书采购和借阅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数据共享水平,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完善学院教育资源管理平台与网络教学管理平台,满足信息化环境下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方式需求。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立学院网络与信息安全预警平台,落实教育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35.构建新型后勤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预算统筹管理,提高“创新强校”、“一流校”等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效能。加强招标采购、项目绩效审计改革,提高装备建设水平。加强实验室、食堂、卫生等安全建设管理。加强培训,提高后勤队伍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36.维护校园安全稳定。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安全维稳工作新部署,进一步落实维稳安全工作责任制,积极开展“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日”、“安全生产月”、“禁毒”等主题安全实践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安全、讲座、教材、课堂教学、校园网络安全等管理,加强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管理,重视网络舆情监控和研判,准确把握舆论热点和舆论倾向,坚决抵制各类非法渗透。进一步加强人防、技防,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水平;联合公安、安监、交通等部门,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完善突发事件防范和处置机制,建立健全风险隐患防控、评估、整改与监督的体系化工作机制。

 

注:“四个正确认识”。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摘自: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版权所有 © bat365在线登录入口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山港大道60号 邮编:528436    电话:0760-88291180

页面总访问次数:
Baidu
sogou